欢迎访问 旅游网!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 今日关注 >正文

体验河海津韵 读懂文化中国

时间:2025-09-18 文章来源: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:佚名

  

  

  

  广东会馆里,参赛选手体验木偶表演。 记者 刘欣 摄    

  9月16日,第十八届“汉语桥”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天津师范大学启动。昨天,来自世界五大洲102个国家的119名参赛选手在过桥赛中互相比拼,争夺进入下一轮比赛的30个名额。大家走进天津美术馆,在演讲竞技与非遗传习的交织中,开启了一场语言与文化的深度对话。

  昨天的天津美术馆“东方雅韵·遇见津彩”天津文化遗产展厅,不仅是此次选手们的比赛现场,更成为各国青少年走近中国非遗的第一课堂。在南侧演讲区,大家以“追梦中文,不负韶华”为主题,用流利的汉语讲述自己与中文的故事。当17岁的威尔士女孩丽丽现场与大家聊起《城南旧事》,大家也在她的深情讲述中,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。

  而在展厅北侧,另一番热闹场景正在上演,泥人张彩塑、天津葫芦制作等体验,让选手们在触碰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,在创作中领悟东方美学的匠心独运。杨柳青年画展台前,来自美国的陈安心一边用棕刷蘸取墨汁刷在刻板上,一边兴奋地说:“我以前只在视频里看过中国年画,今天自己拓印出来,更能体会这项技艺的独特韵味。这幅作品,是我此次‘汉语桥’之旅中收获的最珍贵的中国礼物。”

  比赛之余,选手们还沉浸于广东会馆与古文化街的文化体验。大家在扁担戏的木偶动作间、在京剧的唱念做打中,用眼睛、耳朵和双手,感受着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。

  “本届‘汉语桥’在总体设计上围绕‘阅见天津、阅见中国、阅见未来’主题,特别注重文化沉浸和体验的融合。”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介绍,今年的过桥赛、晋级赛不仅考察选手的语言文化表达能力,更通过城市漫步让选手纵观历史文化,感知都市科技与现代化发展成就,通过见人、见事,在真实场景中感受魅力天津、魅力中国。

  “中文让我们走近中国,而‘汉语桥’让我们走进了中国。”这一天,119位年轻人不仅在比赛中挑战自我,更在杨柳青的墨香、泥人张的彩塑、古文化街的底蕴中,体验了“河海津韵”,感悟了“文化中国”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hly.tj.gov.cn/XWDTYXWZX6562/MTJJ8464/202509/t20250918_7135976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网概况会员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 |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| 投稿服务 | 本网招聘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旅游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律互联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旅游网 lvyou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9034179号-1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4 13391650821 010-53386791
监督电话:1303109928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邮箱:lyscfzdy@163.com  客服QQ:3420238713 通联QQ:21356979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