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南溟学堂,藏着太多与文化相遇的惊喜:我们曾拼装福船、细嗅沉香、镌刻印章……海南省博物馆携手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打造“海南省第十一届(2025)社会科学普及月”活动,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。八大主题课程里的动手实践、知识探秘与趣味互动,让大家在玩中学、学中悟,把知识与快乐一同收入囊中。
航海与自然:在体验中触摸文明
《神秘福船将远航》课堂上,当讲解员说到“福船能在风浪中平稳航行”时,孩子们眼中满是惊叹。模型拼装环节中,大家比对图纸认真拼接船身、固定桅杆,当船只模型立在桌上时,小脸上满是“我也能造‘大船’”的骄傲,原来航海文明的壮阔,离我们这么近。
《香从何处来》的课堂弥漫着淡淡的沉香气味。在老师指导下,大家认识沉香自然知识、亲手配比、搅拌、塑形,制成香饰,香气里藏着的,是对本土物产的自豪。
《黄花梨的小“心”机》课堂上,孩子们品读花梨木的纹理,手捧花梨木料,用砂纸细细打磨、抛光,让木料透出温润光泽,做成挂坠。变化无穷的花梨纹理清晰可见,成为属于孩子们的暑假印记。
考古与技艺:在实践中感受文化
《海底“淘”宝攻略》里,“华光礁I号”沉船的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入迷。当拿到瓷器残片开始模拟修复,大家屏息凝神地拼接,“修复”完成后孩子们难掩兴奋。这一刻,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,变得具体又生动。
《考什么“古”》课程像是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,谁都不知道会从盲盒里开出什么“文物”来。孩子们戴上手套、手持工具,满心期待地“发掘”,当“文物”露出轮廓,兴奋的神情溢于言表,在动手体验中对考古工作有了全新理解。
《拓琼文》课堂上,当第一张拓片被揭下,清晰的图案让孩子们发出惊叹。一扑一印间,传统技艺的魅力悄然传递。《刻琼印》时,握着刻刀的小手虽有些颤抖,却认真地刻下痕迹,在方寸之间留下孩子们对篆刻技艺最初的印象。
海洋与非遗:在创作中编织快乐
《快乐加“贝”》里,五彩斑斓的贝壳让孩子们目不暇接。大家粘拼贝壳、点缀色彩,制作成贝壳风铃。微风中“叮铃”作响的贝壳,在南溟学堂的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海洋文化与非遗技艺的种子。
在历经不断的优化与提升后,“南溟学堂”品牌让孩子们的博物馆研学时光更加鲜活。愿这份热爱引领大家走近历史、触摸文明,在未来收获更多海南故事。
(编辑: 林子杨)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旅游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律互联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旅游网 lvyou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4 13391650821 010-53386791
监督电话:1303109928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邮箱:lyscfzdy@163.com 客服QQ:3420238713 通联QQ:21356979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