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旅游网!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 旅游與情 >正文

行走的非遗!宜泸风情与成都城市名片碰撞别样文化“火花”|游宜泸·耍一路

时间:2025-09-19 文章来源: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:佚名

  宜宾观察 张梦露

  “好精致的剪纸!”“这油纸伞转起来真好看!”9月16日下午,成都宽窄巷子游人如织,“锦绣天府·安逸四川”——“来宜泸·耍一路”2025宜宾、泸州文旅成都推介会在此拉开帷幕。随着开场秀《宜泸风情》上演,一场融合川南韵味的文化走秀惊艳亮相,既是“行走的非遗展演”,更让川南风情与蓉城烟火气激烈碰撞,引得过往游客纷纷驻足,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。

  

  开场秀《宜泸风情》

  作为川南非遗的代表,宜宾横江剪纸与泸州分水油纸伞此次成为“文化主角”。前者起源于民间,艺人巧手之间可将纸张化作飞禽走兽、花草人物,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;后者制作历史超四百年,被誉为“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”,2008年便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

  开场秀《宜泸风情》

  活动现场,非遗元素的呈现极具沉浸感。模特们身着融入宜宾横江剪纸元素的服饰,手持泸州许家油纸伞缓缓迈步,伞面转动间,剪纸中的飞禽走兽、花草人物在衣袂间栩栩如生,传统花纹随步伐轻轻摇曳,让游客近距离触摸到非遗温度。

  一旁的非遗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,成为游客互动参与的“核心区”。宜宾面塑传承人指尖翻飞,五彩面团转瞬化作惟妙惟肖的熊猫、兔子、花鸟;竹编展台前,青翠竹丝在匠人手中穿梭,竹篮、竹扇等成品精致实用;泸州蝴蝶画展区更成“打卡热点”,色彩斑斓的蝴蝶造型生动鲜活,搭配油纸伞布景,引得游客频频拍照留念。

  

  宜宾面塑

  “宜宾面塑以面为原料,是传统民间雕塑技艺,特点是融入地方人文地貌元素,且能长期保存。”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“宜宾面塑”第四代传承人赖维君一边演示面塑制作,一边向游客介绍,“今天特意带来茶馆、戏剧人物等造型,就是想展现宜宾传统文化。非遗不能只藏在文化馆里,要活在当代,让大家看得到、体验得到。”

  非遗展演与体验之外,川南特色集市的美食区更添“烟火气”。在美食体验区,现场准备了1000碗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长宁双河凉糕,供游客免费品尝,透亮糕体裹着清甜红糖浆,还带着淡淡米香。“口感绵密得像果冻,甜而不腻,吃完特别清爽,有机会一定要去宜宾尝尝!”来自湖南的游客郑勇博说。

  

  泸州分水油纸伞

  此外,集市上还有李庄白糕、李庄花生、兴文乌鸡丁等宜宾特色,以及古蔺麻辣鸡、两河桃片、酒城麻饼等泸州美食,琳琅满目的川南风味,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品尝、询问购买。

  非遗是承载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。此次跨越地域,在成都宽窄巷子举办推介会,既让藏于川南的非遗走出“深闺”,借助蓉城的流量优势与辐射力,收获更广泛的认知与喜爱;更通过“展演+体验+美食”的多元形式,让传统技艺走向可触摸、可品尝、可互动的现实场景,为非遗注入当下活力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lt.sc.gov.cn/scwlt/hydt/2025/9/17/763d8c8953cb4ef892e9ee7da4b13924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网概况会员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 |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| 投稿服务 | 本网招聘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旅游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律互联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|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旅游网 lvyou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9034179号-1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4 13391650821 010-53386791
监督电话:1303109928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邮箱:lyscfzdy@163.com  客服QQ:3420238713 通联QQ:2135697940